《爱莲说》里说的:“世人甚爱牡丹”、“牡丹之爱,宜乎众矣”。
注意,在《爱莲说》中,莲才是作者赞美的意象,牡丹是用来衬托莲的,并且还是反衬:暗中贬低牡丹,来褒赏莲花。
尽管如此,《爱莲说》还是指出牡丹的一部分特点:是一种大众喜欢的、而不是孤芳自赏的花。
看看《红楼梦》中对宝钗怎么说的:“宝钗行为豁达,随分从时,不比黛玉孤高自许,目无下尘,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。便是那些小丫头们,亦多喜与宝钗去玩”,宝钗恰是这种大众的美,符合牡丹的特点。
因为《甄嬛传》而有名的两句诗:“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”,又写出了牡丹的另一种意象:富贵。
宝钗的装扮家居都很素净,但这并不是她的追求。她的追求是“好风频借力,送我上青云”,你说是野心也罢,是壮志也好,反正宝钗的确是追求崇高地位,而不像黛玉那样,以两情相悦的爱情为满足的。
花,就是植物的一个器官。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中,各种花被赋予不同的象征与寓意。而在中国文化中,牡丹的很多寓意,比如“宜乎众矣”,比如富贵,当然还有美丽,都与宝钗的性格吻合,所以就用牡丹来代表宝钗了。